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 失落的故事(2 / 2)




而这时、昨夜在海上变成埃里克牺牲品的渔船正被拖回港口,埃利诺拉、艾克塞、毕雍正在针对惨状进行调查。这时以恩遇到艾克塞,佯装为岛上的少年,让艾克塞把他当成助手,不过乌尔丽卡却追了过来。以恩虽然马上用埃利诺拉当成人质,却在乌尔丽卡远胜短生种的身体能力下迅速败北。乌尔丽卡因为他要加害母亲打算杀他。不过就在这时候,太阳从云间透了过来,乌尔丽卡出现眩晕症状,以恩勉强捡回一命。



2.威特尔的军舰「努特(Knut)号被埃里克袭击。



3.误会终于解开,以恩被埃利诺拉母女当成贵宾,受邀到宅邸参加晚宴。为他解说这座岛的历史、母女关系、岛的构造与埃里克所造成的威胁。在晚宴中乌尔丽卡听到努特回港的消息,于是立刻下令打开水门让努特号进港。不过这时来了一通带有杂音的电话:「不能放那艘船进来……」(by亚伯),仓促之间努特号已经开炮。炮口之一瞄准了领主馆,危机逼近……就在这个时候,岛屿一角射出了火箭炮。努特号受到损伤,开始逃向岛外。乌尔丽卡命令军舰哈洛德出动追击。以恩也跟著随行。



4.在岛屿一角没有人烟的场所。谜样人物将用过的火箭炮收到脚边。窃听下令哈洛德准备出击的无线电。啧了一声,往港口方向前进。他是亚伯。打算偷偷潜入哈洛德。



5.哈洛德正在对努特进行追击(毕雍和艾克塞也共乘)。转搭努特之后,两人被水鬼袭击陷入严重危机。以恩在这时首度对乌尔丽卡的身体能力之高感到怀疑。以恩虽然掩护乌尔丽卡,顺利让她逃走,自己却被水鬼逼到船内陷入危险。这时出现谜样的枪击。勉强逃到船外,和乌尔丽卡一起被哈洛德救走(为了带回两人,哈洛德放努特溜走)。



第二章——



哈洛德从前一晚起就持续追击努特。以恩和乌尔丽卡渐渐相处融洽。遭逢埃里克的据点冰山航空母舰,接著埃里克来袭。不过在艾克塞的策略之下,乌尔丽卡和以恩跟伙伴们失散,只剩下他们两人,遭到埃里克与水鬼的袭击。救了他们的是终于现身的主角亚伯·奈特罗德。另外,在这片混乱之中,以恩得到乌尔丽卡正是「同族」的证明。



第三章——



1.充满宴会气氛的岛民。不过受到赞赏的乌尔丽卡却苦于伴随著「觉醒」而来的身体不适。以恩见状后告知她真相,乌尔丽卡却不相信,愤而离去。以恩正想追,亚伯出手制止。以恩反抗亚伯追了上去,不过中途却追丢了。艾克塞走向烦恼的以恩。艾克塞反过来利用以恩「想帮助乌尔丽卡」的心情,用花言巧语操弄以恩,企图藉由他的卤莽行动来促进乌尔丽卡的觉醒。



2.乌尔丽卡还是因身体状况不对劲而痛苦,不过为了岛民和母亲,勉强在宴会上出席。这时以恩的行动(被艾克塞、毕雍设计)变成引爆点,宴席上出了意外。乌尔丽卡想在意外中保护母亲,却因此受重伤。因为伤势之故,乌尔丽卡被「干渴」袭击,在岛民面前袭击母亲。虽然因为有以恩在,勉强避开最严重的悲剧,不过埃利诺拉身负重伤。乌尔丽卡终于恢复理智,岛民朝她逼近企图追捕。以恩带著几乎失去自我的乌尔丽卡逃进岛屿深处——曾是吸血鬼一族根据地的禁忌区域。



3.企图让埃里克复活的艾克塞vs亚伯。



4.岛屿中枢。系统苏醒,迎接归来的乌尔丽卡。不过核心故障,于是中途停止。然而两人已经知道十七年前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乌尔丽卡和埃利诺拉女儿交换的前因后果)。这时萤幕上出现了大群水鬼。



第四章——



水鬼vs埃利诺拉所率领的岛民。乌尔丽卡救出陷入危机的埃利诺拉。以恩将长生种的战斗方式传授给乌尔丽卡,乌尔丽卡终于追上埃里克。艾克塞在这时登场。艾克塞轻而易举地击退乌尔丽卡和以恩,认为这座岛已经失去价值,按下自爆装置按钮,不过却没有反应——亚伯英姿焕发地出现在焦躁的艾克塞面前。展开最后决战,艾克塞在这里被亚伯打倒,留下伙伴(当然是「骑士团」=操控毕雍的狄特里希)已经带著窃出的档案,前往日耳曼波希米亚公国布拉格的情报。由此导向下集「R.O.M.Ⅷ」的舞台波希米亚公都布拉格。



最终章——



1.乌尔丽卡随著以恩和亚伯,正要偷偷离开岛屿。不过埃利诺拉和岛民却追上来挽留。最后乌尔丽卡回到岛上,岛民迎接她,两人从船上远眺这一幕,对末来的旅程抱持著不安与希望:心已经飞向下个舞台布拉格。



2.久别重逢的狄特里希与坎柏菲的对话。隐隐感觉到「骑士团」的阴谋正在等候著亚伯和以恩,闭幕。



写完艾丝缇加冕这个《圣魔之血》系列最重要的高潮戏,或许松了一口气吧。记得吉田老师曾经说过,厚重的故事还是会有,不过总是想写点轻松的,也就是冒险剧情的娱乐性作品。这是《圣魔之血》第二系列的起点,有无数热情倾注在这部作品里面。即使只读了序章,还是能体会到那份紧迫感与高密度。包括以恩与亚伯联手作战,意外性十足的发展,读者们也充满期待,可惜的是一样无法完成。



+巡礼者的漫长之旅



那么,在「极光之牙」之前又有什么样的预定剧情?这章的最后应该是读者们最在意的部分,来谈谈「ROM」篇整个系列的构想吧。



艾丝缇当上阿尔比恩女王之后又是如何?亚伯和该隐的对决呢?还有人类呢?帝国呢?原本该写出来,壮阔无比的《圣魔之血》世界未来历史,很幸运地留下了资料。



这些资料并不是情节大纲,而是将之后的故事走向加以整理,算是阶段性的东西,完全没写到具体事件或插曲。另外人物名字也只列出会影响到故事的主要人物,光看这个,有不少人物会完全无从得知后来的动静与消息。当然在系列的执笔过程中有可能构想会更加扩大,对之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变化。



不过,透过《圣魔之血》这个故事,作者吉田直先生想描述的,是亚伯与艾丝缇这些性格多样、栩栩如生的登场人物,是如何各自迎向自己的命运,然后努力加以克服的过程。为了让这些已经说了一半的梦想能够尽量传达,在此我们进行最低限度的整理并刊载。



只要配合本书所介绍的各种设定来阅读,应该就更能理解、想像。这就是亚伯与艾丝缇,也就是《圣魔之血》的未来故事。



【「ROM」篇预定剧情】



1.教廷与日耳曼打算一起吞并波希米亚公国,企图夺取波希米亚的资源与权益。艾丝缇身为阿尔比恩女王,为了阻止而介入此事。在布拉格发起当事国会议,自己也随之加入。在艾丝缇的阻挠下,教廷和日耳曼分别派出暗杀者,企图杀死艾丝缇。教廷中有教义部的部分鹰派积极参与这项阴谋,不过背地里自然是「骑士团」=该隐在私下运作。



2.另一方面,亚伯和以恩同行,追查从威特尔岛被带走的神秘档案,来到波希米亚公园。为了寻找线索,以教师(亚伯)与学生(以恩)的身份潜入布拉格某所大学。开始进行内部调查。



3.亚伯发现艾丝缇暗杀行动与该隐的计谋,想协助艾丝缇逃离布拉格,卡特琳娜却想趁此机会让「骑士团」的存在浮上台面,没有把亚伯的期望听进去。卡特琳娜罹患胶原血管病(注:Collagen disease,包括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病、红斑性狼疮),将之视为击溃「骑士团」的最后机会。也因为生病,自己所剩时间不多,对亚伯的心情变得难以克制,看到亚伯那么担心艾丝缇而感到嫉妒。无法冷静做出判断。



4.亚伯终于退出Ax,决定和以恩一起救出艾丝缇。此举激怒了卡特琳娜,她将托雷士与莫妮卡派到波希米亚公都布拉格,准备逮捕亚伯。



5.教皇亚历山卓、日耳曼国王鲁德维希、阿尔比恩女王艾丝缇加上波希米亚公主莉布丝,持续进行紧迫的交涉,亚伯试图和弗兰契斯柯所派遣的异端审问官友第德:Judith)修女,还有「骑士团」所派遣的艾丝缇暗杀队进行对决。不过托雷士和莫妮卡受卡特琳娜之命追寻亚伯前来,在他们的妨碍下,亚伯的尝试失败。艾丝缇差点被友第德修女取下首级。教皇亚历山卓挺身保护艾丝缇,艾丝缇虽然九死一生捡回性命,亚历山卓却代她而死。



6.在这场战斗之间,亚伯输给再度现身的该隐,波希米亚公国也被蜂拥而来的日耳曼军与教廷军给消灭。艾丝缇在千钧一发之际逃到阿尔比恩。



7.听到亚历山卓的死讯,卡特琳娜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受到巨大的打击。胶原血管病症状再度恶化,后来几乎无法公开参与活动。弗兰契斯柯同样受到打击,不过他却自行登基为数皇,希望为世界与教廷的权威做出贡献。



8.新教皇弗兰契斯柯,将前教皇亚历山卓横死的责任,归咎给阿尔比恩女王艾丝缇以及帝国。同时将无法阻止亚历山卓被暗杀的国务卿卡特琳娜放逐,Ax也遭解散。



9.在「骑士团」的策动下,人类世界与真人类帝国的关系急速恶化。因为算准这个机会,被设计出来的决定性「事件」,教廷终于对阿尔比恩王国与帝国发动十字军。双方维持了百年以上的均衡遭到破坏,人类对吸血鬼的全面战争跟著展开。对于这个行动,卡特琳娜因为亚历山卓被暗杀的打击,与胶原血管病恶化的缘故卧病在床,完全束手无策。



10.弗兰契斯柯的十字军侵略帝国,在帝国的迎击下大败。前往阿尔比恩的十字军也在多佛海峡,被艾丝缇的军队击退。败战让弗兰契斯柯陷入焦虑,于是将核弹当成王牌使用。帝国第二大都市提米索拉被核弹击中而毁灭。弗兰契斯柯准备将第二发击向帝都拜占庭,与阿尔比恩王都伦迪尼姆。



11.为了防御核弹攻击,塞特迫不得已将藏在星皇宫「境室」(在「黑夜女皇」中狄特里希盗取资料失败之处)的「方舟」再启动装置,有限制地解开封印,准备透过卫星轨道上的射击与轰炸,对教皇军的核子基地发动攻击。不过该隐连这点也料到了——该隐算准塞特解除「方舟」封印的时机介入,让狄特里希夺走「方舟」的控制权,企图让「方舟」坠毁到地面。



12.亚伯和以恩追踪暗地里活动的该隐,潜入帝都拜占庭·在帝都,亚伯协同塞特,和该隐持续展开激斗。在这场战斗的最高潮中,狄特里希发射的「方舟」卫星炮击中罗马,将整座都市夷为乎地。教廷灭亡,教皇弗兰契斯柯死亡。卡特琳娜因为尚在米兰养病而生还。该隐又想让「方舟」坠毁到地面,塞特牺牲自己的性命而阻止。真人类帝国皇帝芙勒蒂卡——塞特·奈特罗德死亡。在混乱中,亚伯与该隐……看似打成平手,事实上两人都没死,只是受到重伤。



13.在罗马消灭,女皇芙勒蒂卡遭暗杀的混乱之后,时间过了两年。因为「骑士团」的巧妙策划,世人认定皇帝芙勒蒂卡是被「教廷暗杀者」亚伯·奈特罗德所杀害。于是真人类帝国对失去罗马与教皇而陷入混乱的人类圈宣战,开战不到两年就已席卷过半。人类圈就只剩下阿尔比恩与日耳曼两个国家。



14.不过,帝国虽然身为胜利者,却也承受不了过度快速的国土扩张,进军速度变得迟缓,最伤脑筋的是集结在阿尔比恩女王之下的旧教廷残党(旧Ax成员也加入)的抵抗。



15.年轻的帝国贵族卡伦斯坦伯爵千金卡蜜拉,在街上捡到一名短生种(亚伯)。



这名短生种有长长的银发,如冬日湖泊般的眼眸,失去所有记忆,似乎和身为人类盟主的女王艾丝缇有某种关连。卡蜜拉急著建功,带著这个银发年轻人潜入敌境,企图藉著暗杀女王艾丝缇来取得战功。在和卡蜜拉一起行动的期间,亚伯的记忆一点一滴地复苏。终于和艾丝缇重逢。



16.加入「骑士团」的卡特琳哪与托雷士登场。卡特琳娜对自己的人生绝望,输给对艾丝缇的嫉妒……表面看起来是如此,其实是赌上剩余的性命,想从「骑士团」内部将它瓦解。



17.狄特里希自然是对卡特琳哪与托雷士毫不信任,不过却在该隐即将彻底复活之际,开始感受到某种异样——「骑士团」,不,甚至包含狄特里希与坎柏菲在内,对该隐而言是否微不足道?——被卡特琳娜如此挑拨,使狄特里希陷入烦恼。卡特琳娜和狄特里希展开心理战,最后狄特里希背叛了该隐。女王艾丝缇、亚伯、卡特琳娜加上亚丝、以恩这些「同志」与之配合,即将和「骑士团」展开最后决战。



18.最后舞台转到卫星轨道上的「方舟」。该隐意图使方舟坠毁,让地面化为一片焦土,和试图阻止的亚伯展开最后决战。



以上就是吉田老师直到死前还都奉献一切,致力执笔的《圣魔之血》故事后半段所留下的所有资料。至于在方舟上展开的亚伯与该隐的最后决战,很可惜并没有写出结局。



另外就如「序」中所记载的,本书所收录的彩页、THORES柴本老师的插画全是根据本章所介绍,未曾书写永远失去的故事片段而来。如果能合并阅读,一定更有想象的空间。



这些资料,想必有符合各位读者预设与期待正好相反的发展,以及理所当然的,想知道却没有写明的部分,不过很可惜,对于「R.O.M.」篇的未来,除了本书所刊载的资料之外,编辑部再也无从置喙。



关于这点,就交给虽然错过了许多精彩故事,在二〇〇四年七月之后还是持续支持吉田老师,与《圣魔之血》的各位读者来共同创造吧。



现在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这个故事能够留在读者心中,人数是越多越好。



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记得这个故事,在《圣魔之血》的世界里,亚伯与艾丝缇的旅程就会永远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