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44.第 44 章(1 / 2)


“号外号外, 菀菀菜店明早终于上三黄鸡了!”

“高亮!菀菀菜店近期可能会上新货!”

下面则是本地网友的流言:

“终于上三黄鸡了,再不上小爷我就要杀去她生产基地了!”

“啊啊啊啊啊!到底是哪个缺德鬼把消息放网上的?!”

“上新货?搞事情?嗨嗨嗨!搞起来!”

……

之外, 还有一些网友纳闷:

“本人外出工作多年,有人解释下菀菀菜店是个什么鬼?怎么这段时间这么火?”

这样的流言还好, 下面偶尔有热心人解释是个怎么回事,顺便再安利一下王菀家的菜店。然后这位离家多年的故乡人就很郁闷了:本来半夜刷刷微博就准备睡觉了,但是看看你们的解释, 好饿啊……

下面则是多位网友放毒的图片, 拍的都是各种家常饭,甚至还有展示饭后一片狼藉桌面的。求那位故乡人的心理阴影面积。

当然也有一些外乡人误入, 完全不理解本地人对菀菀菜店的推崇,当中有人好奇, 也有人不屑:“三黄鸡而已, 这么大惊小怪?没吃过?这么稀奇?”

王菀刚翻到这条微博时,位置还比较靠后, 接着这条微博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顶到上面去了。

大概翻了翻, 都是骂那人的, 也有少数做科普,之后就见那人删微博了。

王菀也是睡前翻翻, 再往后翻一会儿瞌睡就放一边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菀居然就收到了镇上的快递电话,她面上一喜, 是她订购的和面机到了!

哼着乡野小曲, 王菀骑着她才买没多久的三轮车就往镇上赶。郑玉倒是觉得她开这辆三轮车太掉价, 配不上她地主的身份。

王菀倒是不觉得,她既然都说是地主了嘛!肯定要接地气的,瞧,这农用三轮车多接地气!

不过,想起郑玉,王菀倒是觉得有些想念她了,等待会儿载回去和面机,做出来第一批蛋黄包一定要给她寄过去点尝尝,之前给她吃的都是失败品。

没隔两个月时间,王家又搬进一台会和面的铁疙瘩,村里这下算是热闹开了。

之前王兆华家里买和面机他们倒还可以理解,毕竟做多年面食了,偷偷懒也算是正常,人家火烧饼子生意还好,买太机器也能帮助生产。

不过王家小姑娘王菀不是种地的?怎么也买一台?

村头那家卖馒头的就坐不住了,村口坐着,一看见王菀三轮车纸箱子上印的“和面机”三个字就坐不住了,一路跟着王菀,见她把和面机送自己家,脸都快绿了。

“那个……菀菀呐!你买这么个和面机干啥,乖乖嘞!得好几万块钱吧!”李想摸着纸盒,感叹道:“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整天折腾这么多活儿干嘛!要是亏了咋整?”

王菀明白他的想法,当年父母还在时,他们家的馒头生意压得附近几家馒头店开不下去。

可自打父亲母亲去了之后,有一年时间都没人卖馒头,他们家就看种子这个时机开了一家馒头店。

不过,李想一家子都是闻名整个村子的懒鬼,就连娶的媳妇也是懒得不行,做馒头就是个体力活,他们犯懒不舍得下力气,做出来的馒头自然也就不好吃。

做的不好吃,卖得自然也不好,只不过这今年经济起来了,很多人也嫌这个活儿太累,所以附近暂时还没人跟李想家馒头抢生意。不过他们生意本来也就不好。

“人家王菀家之前就是卖馒头的,会比你做多了!再不行也比你家做的好吃!”杨桂花最是泼辣,她是邻村嫁过来的,家里几个哥哥,最不怕惹事。

最近两天,杨桂花仗着前段时间把周士顺打跑这件事可是在村里得意了好久。

杨桂花这话说得不地道,李想不敢怨她,不过对着王菀的眼色确实不好了。

王菀顿时头大,赶紧解释道:“我准备做蛋黄包呢,不做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