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





  中英文夹杂,动手狠辣,看得旁边某两位不知道是神盾局还是cia也有可能是fbi的人目瞪口呆。等到对方倒在地上哀嚎了宁微才直起身,一甩头发插着腰满脸舒爽地拍了拍手:“我爽了,阿月报警了么?”

  “来的超快,怕不是从你过来接我就跟着呢。”

  刘宵月眉毛一挑,表情里多了一丝讥讽:“是吧,神盾局的?”

  “我不是神……”

  “哦,那就是fbi。对了,上次你们fbi打我手机电话让我下楼否则你们就要来包围我车都已经开到我家庭院了是真的还是假的?你们居然知道我住的公寓还有个,庭院?”

  明明是骚扰加诈骗电话,阿月你过于阴阳怪气,举报了。

  目送脸上涂着小丑色彩的人被押走,宁微瞥了一眼地上的奶茶以及总算是有人了的地铁站拍了拍刘宵月的肩膀:“下回再给你买个大杯。”

  “我也没那么想喝。”

  “真的假的?我看你泼的时候可心疼了好么。”

  刘宵月抽了抽嘴角,只不过看着眼前这个小丑表情凝固了许多。幸好这个时候地铁来了让她松了口气,等坐上去了确认旁边没人听得懂才用上海话开口:“就今天这情况,你夏季课程第一阶段结束了还确定要去哥谭么?”

  “早就定好的事儿,你说呢?我表哥和姨夫就等着在哥谭见我一面……杀千刀的韦恩集团,为什么总部会在哥谭这种地方?”

  “可能是为了寻求刺激。”

  这可真是个好理由,我竟无法反驳。

  不过宁微也知道自家表哥和姨夫去哥谭还是因为和韦恩集团的某个合作,安全是肯定可以保证的。她这个夏天不准备回国,那么家人来美国看她好像也不是什么很意外的事情。

  就是看她是顺带的而已。

  “行啦,你过两个星期去哥谭,我也正好过两个星期回国一趟,到时候别想念我。”

  “嗯。”

  看着刘宵月笑起来的样子,宁微叹了口气,扭头看着地铁窗外发呆。她和刘宵月相识于几年前,那个时候刘宵月还是哥谭艺术大学的学生。发生了什么她并不是太知晓,只是知道刘宵月休学回纽约,和自己合租了房子又找了个设计方面的工作。

  说来也很奇怪,哥谭这个城市“民风淳朴”又“热情好客”,艺术方面的造诣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有时候连纽约都甘拜下风。就拿音乐剧来说,《哥谭》简直就是艺术史上的一颗明星,六个女罪犯的表演与合唱更是让人心神激荡。

  艺术如此高深,或许就是因为民风过于“淳朴”?看看南加大吧,曾经到处都是南加大枪击案啦,南加大周边被抢劫啦,怀着导演梦的年轻人还不是飞奔到此,人手一张20美刀准备好甩给来抢劫的人?

  在内心小小地翻了个白眼,一路回到家看到斯塔克先生下班的身影,宁微默默地感叹现在当了家教果然感觉不一样,看着老板她爹在天上飞都有种想要立正问好的冲动。

  “你明天还准备去斯塔克大楼当家教?”

  “毕竟是两百刀的时薪,你觉得我是那种放着钱不赚的人么?祝福我不会被开。”

  “祝福你,话说你们讲到哪儿了?”

  “差不多就是炎黄二帝,从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明天开始我希望能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给讲完。”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摩根要知道这些,但是我知道你可以的。”

  刘宵月深沉地拍了拍宁微的肩膀,别人不明白,她是明白宁微当年启蒙用的是什么。别人启蒙可能就是用点什么《我的第一本汉字书》之类的东西,而宁微?

  用的是《上下五千年》,《春秋》,和《左传》。宁爸宁妈完全不在乎这些东西应该是什么年龄看的,别人看格林童话,宁微看二十四史;别人看魔卡少女樱,她看三国演义。当初刘宵月回国去宁微家玩的时候整个人对着一墙的《二十四史》还有《资治通鉴》惊呆了,问了才知道宁微房间书柜上从开天辟地到近代华国史的玩意儿是她小学的睡前读物。

  小学!睡前读物!还要背!一开始被宁微家别墅震惊了的刘宵月完全不羡慕,满心满眼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宁微算是什么凄凉的富二代啊?

  太惨了,怪不得宁微来了美国之后沉迷电子游戏和网上冲浪根本就不想现充,完全就是被这些历史经典给憋坏了。

  宁微笑了笑,顺着刘宵月的话题说了下去,实在是不想说刘宵月扯开话题的功夫实在是太烂。但是既然刘宵月不想说,她就装作不知道。

  等到第二天下午按照计划大概讲完了一部分之后宁微抽空喝了瓶水,这次摩根家教的陪同人从托尼·斯塔克变成了佩普,让宁微觉得轻松许多。

  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主要还是宁微觉得有钢铁侠在旁边就浑身不自在,总觉得下一秒就要拍着被各种小报传绯闻。但是佩普就不一样了,佩普那么好,给她咖啡又送上小饼干,她要当佩普唯粉。

  “我有个问题,vivi。”

  “嗯?”

  “你,为什么会来美国?”

  第二次被问到这个问题,宁微抬头看着眨巴眼睛的摩小根,思考了一下开口:“可能是因为我父母一开始还想着让我回家能够继承皇位?”

  “???”

  “然后他们发现按照我的成绩能够来美国很好的学校但是国内的学校顶尖一批我进不了,苏省那地狱级别高考……就想着走迂回路线送我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