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第133节(1 / 2)





  收完花生,同样把地翻晒两次,正好也能用上上次喊董千行他们挖出来的有机肥。

  花生收完了,林煜文在这块地上种了些空心菜等夏季叶类菜,另又觉得上次种的芝麻可能不够吃,便又挤出一小块地,又补种了些芝麻。

  最后,又找了处靠近水溪的地方,这处之前种的是青菜,林煜文拿来种植旱稻。

  他们家就没一处合适种水稻的地方,村里倒是有稻田,但林煜文懒得再去承包了,索性种点儿旱稻。

  虽说是旱稻,但相比于小麦,需水量还是比较大,而且产量也不如水稻的高。但既然是种来自己吃,能直播,能旱地种植就是最大优点,林煜文都想好了,大不了种植过程管理再精细些嘛。

  到此,粮食类的收获播种才算是告一段落。

  不过还不能休息,稍稍喘口气,第三天林煜文又叫来周站长,同样又带来两辆农机车,把之前收完春菜的地又仔仔细细翻过一遍。

  清明节育的早收类瓜果菜苗子已经长得差不多能移栽下地,这种活儿精细,林煜文便叫了王阿婆她们来干。

  出乎他的意料,王伯他们一群人也来给林煜文帮忙了。

  原本预计两天移栽和搭架的工作,竟然不到一天就结束了。

  晚饭时,当然免不了给王伯他们碰两杯,推杯换盏间,林煜文从他们口中得知,最近他们稍稍翻开上面的土,发现之前埋的厨余垃圾们已经被分解得差不多了。

  “特别像那种已经烂掉的水果,现在已经完全瞧不见了!”王伯笑得老脸犹如一朵盛开的菊花:“腐烂后化成的土颜色黑乎乎的、油亮亮的,简直就跟传说中东北的黑土地一样!”

  王成军也说:“我们打算最近有空了,再去市里要些垃圾,就跟你那样,找个窝窝埋起来,等回头追肥时用。小文你说怎么样?”

  “可以呀!”林煜文觉得真挺好,这些老伯们还能举一反三呢。

  陈自强老叔咬着烟杆子,看林煜文:“也给你拉回来两车?反正市里这种垃圾多,我们这些老头子脸皮又不当个啥,也给你弄回来些也省得你麻烦。”

  林煜文有些意外,但也很坦然的接受了伯伯们的好意,端起酒杯:“那就一切感谢在酒中了!”

  “欸,要说谢,是我们得谢你呢。”

  “谢来谢去多麻烦。一切尽在酒中,来来来,碰杯!”

  ……

  忙过粮食类的春播,马上就迎来夏季瓜果菜的移苗。

  早在清明节前,林煜文就在自家庭院后面找处空地,搭建一个塑料育苗棚,棚子不大,他自己只花大半天时间就搞定了。

  育了不少早收品种的瓜果苗,像是常见的番茄黄瓜豆角这些,育的不算多,林煜文打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计划五月中旬盖草莓大棚上面。

  清明节前育的小苗儿,经过几次换盆,大多已经长有二三十公分那么高了。

  要是再不移栽下地,那还得继续换大盆,要不然根系定型长不大,到时就影响结果。

  听闻林志勇提起林煜文要移栽小苗,王伯他们也来了,笑吟吟还说:“提前学习新技术嘛!”

  林煜文有些震惊,看向林志勇。

  林志勇轻咳一嗓子,道:“别看我,我很潮流的,早几年镇上集上有菜苗,我就买别人现成的菜苗回来移栽了。”

  王伯笑着解释:“我们这些老头子前几年都在城里打工,只听说买现成的苗子更省事儿,但自己还真没用过。”

  林煜文了然,细细密密把移苗的一些关键事项讲了。

  其实倒也不难,主要还是个细心活儿,得把团在盆地的根须打乱打散但又不能扯断,别的便没那么关紧。

  “主要还是你这苗子壮实,”王成军举着一株黄瓜苗:“啧,瞧这苗子,根长得多好,主根多结实,茎也粗……”

  王伯倒是忽然想到什么似的,问林煜文:“你有卖种苗的打算不。”

  听他那话的意思,就是想从林煜文这里买种苗了。

  林煜文犹豫片刻,摇摇头,老实道:“今年太忙了,过段时间准备再搞个草莓大棚,怕是没时间。”草莓大棚弄出来,就又到育晚熟品种的时候了,算算时间,那阵应该就正好赶着春天那批小公鸡差不多能卖,以及早熟品种蔬菜可以采摘销售的时候。

  林煜文还真没多余时间去育苗卖给他们。

  “不过我可以把自己之前做过功课的品种大致写给你们,你们在采买种苗时可以有个大致的参考。”林煜文追道。

  即便是听他这么说了,王齐军他们都是一脸失望。

  倒是林志勇,他是没想到林煜文竟然还能有这么一条赚钱的门路,忙不迭许道:“明年,明年肯定能成!”

  林煜文轻咳一嗓子,换了话题,反而问起王伯他们下一步种植计划。

  王伯表现得有些焦虑,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种植方向是什么。

  那林煜文干脆就替他们想了:“我感觉这两年不少人开始对更高级的食材感兴趣了,就比如说开春时万全家的豌豆苗,十几块钱一斤的价钱,卖得供不应求。”

  “是了,这两年人们生活水平好,手里有钱也都舍得花钱。”王伯点头应是。

  林煜文:“我建议你们可以尝试去种种那些小众品种,比如说国内外一些传家宝品种的番茄,这些品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虽说头一年在种子上可能花费较高,但可以留种的话往后种子成本其实也还好。”

  说起传家宝品种番茄,王伯他们就七嘴八舌说了起来,都说过去的番茄怎样怎样,现在的番茄不论贵贱都一股水味儿。

  林煜文:“不光是番茄,其实我建议你们要是同宗的话,最好商量个结果,比如说王伯他就主种番茄,另外再搭配着种青椒茄子这些,齐军伯的话,他就主种辣椒,再搭配番茄南瓜这样。你们每家专门种植一样蔬菜,这样的话农忙时间不光可以错开,互相帮助,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同一种类蔬菜大批量上市导致卖不上价钱。”

  林煜文知道这样很难,但他莫名就有种自信,他应该能劝成!

  来的这些老伯当中,大多都姓王,就算不是王姓,那跟王伯他们应该也是多年交好的关系。

  “有点类似于过去的互助合作社?”王伯思索片刻,他倒是觉得这主意挺好,就是有些担心可能管理上不太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