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第65节(1 / 2)





  正好那一年银朱也在工作,也正好当时市场好,夫妻俩一起工作挣钱,公司效益好,他们奖金也拿的多,每月加起来收入小四万。

  就算得还房贷,还过之后两人每月还能剩三个w呢。

  不过,即便是当时,银朱也嚷嚷着嫌贵,最后还是林煜文好奇这么贵的葡萄究竟得是个什么滋味儿,最后买了半串回家。

  “巴掌大的半串葡萄,就卖两百块?!”林志勇直骂林煜文这个败家子。

  银朱忙说:“不过这两年国内阳光玫瑰价格大跌,前阵子我甚至还在镇上超市看到了,一斤只卖18块多。”

  林志勇转念一想,对一斤十八块的高价葡萄似乎有所印象,不过即便是价格跌落十倍,他当时依旧嫌贵,没舍得尝。

  “怎么能跌这么多?”林志勇忍不住问。

  在这一点上,银朱就能做出解释:“农产品的定价基本参照物就是成本。阳光玫瑰的成本可以分为几个大方面,首先是种植前种苗的专利费,然后是种植过程的管理成本,最后是采收的人工成本。”

  林志勇似乎有所感悟:“那葡萄能卖到两百多,肯定是人家种苗专利费贵!”

  银朱笑了下:“那肯定的,实验室培育出一个优秀品种花费的是数十年的长期研究心血。”

  之前买回来的书,在带娃时,银朱也会翻看。

  之前她还曾对阳光玫瑰两百多斤的天价感到疑惑,但自打看了书,很多疑惑已经得到解释。

  银朱继续说道:“但在现在这社会,要想能把一个农产品的品种卖得好,卖得上价钱,首先肯定必须得是产品本身质量过关。可现在这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是科学家们花数十年心血培育出来的品种,农户压根就不知道、不了解,他们也不敢去种。”

  “是这样的。”林志勇点头。

  “所以,后期宣发也需要成本。”林煜文接过话茬:“像阳光玫瑰这种成功的爆火产品,从初始的研发,后续的推广种植,以及最重要的栽培管理,还有果实的筛选分级,在销售过程中的宣发推广、运输保护等,都需要大量的精力财力。”

  “难怪国外的水果能卖上天价。”林志勇惊呼。

  林煜文笑了下,说:“三表伯,您不觉得最近两年水果价钱是越来越贵了吗?”

  林志勇立即肯定点头:“可不是?之前你们小时候,一斤苹果才两毛钱,现在超市里便宜的也要两三块,贵的三五块、七八块的都有!”

  接着,他又说起阳光玫瑰的价钱,直嚷嚷越是起乱七八糟名字的水果价钱越贵。

  “这是因为咱们国内水果市场也在慢慢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靠拢。”看他一副没意识到的样子,林煜文继续做深入解释:“首先,是果商在从果农手里收购水果前,就会对水果的各项维度进行提前要求,比如果实大小、甜度、酸度等。”

  “果农种出来的水果在达到标准后,果商才会统一收购。而果商在收购后,也会对不同甜度、不同直径大小的水果进行分级,果实甜度适中、大小均等、形状匀称的属上等果。”林煜文喝了口水,正准备继续说。

  林志勇抢白:“那肯定就卖得贵!”

  接着,他又摸了摸下巴,说:“好像也是,现在买的水果很少出现质量问题,花多少钱就能买到多好的货。这样说来,好像也还可以?”

  林煜文失笑,不再跟他纠结这个问题,转而又说:“之前讲过,一个优秀的新品种的问世,从品种研发到种植推广,以及苗期管理、果实采收、摘选、运输、包装、销售宣传等,都需要大量的成本。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有可能导致这个品种口碑崩坏。”

  林志勇一点就通,他试探性地问:“那阳光玫瑰价钱暴跌十倍,就是当中环节出问题了?”

  林煜文点头,又呷了口茶,道:“阳光玫瑰在引进咱们国内时,果农们看到这离谱的售价,蜂拥而入,都开始种植。在这过程中,肯定有人为了一条藤上能多结果实,不舍得淘汰弱枝,之前也讲过,但凡是甜度高的果子基本都需要植株为它提供更大量的养分。”

  “最后都结得不甜。”林志勇笃定。这个道理,他作为老农,就算是没学过什么农科知识,他也一清二楚。

  林煜文叹息:“是啊,所以最后阳光玫瑰市场良莠不齐,质量不好的只能压价卖。就算是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种植管理的果农,面对其他竞争者的低价倾销,他们也无可奈何,果子卖不上价,当初花高价引进、甚至偷渡来的种苗最后多数面临被砍做废柴的命运。”

  听到这儿,林志勇有些沮丧:“人家发达国家好好儿的种苗,到咱们这也都这样。”

  林煜文笑着摇摇头:“三表伯,咱们国内农科院们也很厉害啊,只是咱们总是看到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而已。”

  林志勇有些迷茫,但听林煜文一一细数着他耳熟能详的老品种,有的竟然还是他正在吃的呢!

  就像林煜文刚说的金秋砂糖橘,林志勇家里还有好几斤呢,他就爱吃这个品种。以及这两年他们这边每个老人过整寿都要多吃的蟠桃,竟然是国家完全自主培育的品种。

  “之前竟然完全不知道……”林志勇还叨叨念着:“之前我们就只想着吃,没想到啊啧……”

  接着又听林煜文说了这两年农科院已经研发成功的新品种,听得林志勇目瞪口呆。

  “龙眼跟荔枝还能杂交?那叫什么?”林志勇足足是听得浑身热起来,他恨不得现在就立马买二斤尝尝味道才行。

  林煜文:“脆蜜。”他顿了下,又道:“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推向市场了。”

  银朱也适时插了一句:“这两年,国家已经对农业技术专利进行理发规范保护,可见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心。”

  听到这里,林志勇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连连感慨:“现在还真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以后搞农业,要是啥也不知道,闷着头把种子埋地里,什么管理都不会还真不行哩。”

  林煜文淡然笑笑,抓着银朱的手,态度坚定:“所以,我觉得接下来的几十年,咱们国内的农业肯定会迎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这是一个老的行业、却肯定能在新时代起飞的行业。”

  这一番话,林志勇听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真恨不得赶紧叫林煜文把他那群网红朋友拉过来,把这些内容做一个专题宣传。

  林志勇又念叨起老祖宗传下来的俗语:“这就叫‘堆金不如积谷’!还是老人说得好,‘广积粮,缓称王’……”

  这一句句地跟喷泉似的俗语直往外冒。

  临走前,林志勇还神情恍惚地拍拍林煜文肩膀,夸他眼光好,学问高:“男怕入错行,我看你小子选的这行有潜力!”他这还在嘴硬呢。

  林煜文也没戳穿,只是好意提醒:“别用这样崇拜的眼神看我,我怕我受不了。”

  “受不了拉到!”林志勇笑骂一句,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

  走时,林煜文看他这般步伐,还挺担心:“要不然我开车送您?”

  林志勇头也不回,直摆手:“我得吹吹风,冷静冷静。”

  送三表伯彻底离开,林煜文又回头看着银朱,他说了句俏皮话:“啧,一不小心,被三表伯崇拜了呢。”想他刚回来种地,三表伯可没少嘲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