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古代当地主第64节(1 / 2)





  “公子~”兰香泪眼婆娑,满是委屈。

  章永平忙打开房门,喊道:“来人啊,伺墨!”

  伺墨不在,不过倒是有粗使婆子听到章永平叫唤,她本是与人吃酒的,上了趟茅房,忽觉有点冷,回来添衣。

  章永平吩咐道:“把人给我拖出去,交由母亲处置。”

  “是。”婆子见此情形,自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立刻动手按住兰香,脸上满是不屑。

  “少爷,你饶了我吧,我下次不敢了,别送我到夫人那。”兰香没想到还有个婆子在,心里慌极了,忙求饶。

  章永平却是没工夫听她说话,关起了房门。

  兰香使劲挣扎,无奈挣脱不开,对那婆子恳求道:“全妈妈,求您放开我,来日我若是得了富贵,定然少不了妈妈好处。”

  “我呸,就你个贱蹄子,还妄想爬少爷的床。再说了,就算你得了手,夫人她也不会放过你的。”兰香蒙了心,全妈妈却是脑袋清醒得很,若是兰香真的成功了,自己怕是逃不了责难,如今却是立了功。

  章永平药性发作,身子热乎起来,燥热难耐,不由动起手来。模糊间他似乎看见了大丫的身影,嘴上不停叫唤,动作不停,直到发出一声喟叹,这才舒缓过来。

  这会童氏得到消息,赶了过来,拍门道:“平儿,你没事吧?”

  章永平看了看自己这一身子,尴尬道:“娘,我没事,我已经睡下了,那事咱们明天再说吧。”

  童氏松了口气:“那你好好休息。”

  次日,章永平顶着两个黑眼圈起床,昨晚他没睡好,药性未消,又情不自禁了一次。

  童氏心疼道:“个天杀的,竟然敢做出这样的事,还好没让她得逞,平儿你放心,娘让人把她卖到窑子里去。”

  章永平道:“娘,还是把她打发到庄子上吧,到底伺候了我这么些年。”

  “那样岂不是便宜了她。”童氏气道。

  “娘~”

  “好吧。让人打二十板子,然后发配道庄子上。”

  处置完兰香的事,吃过早饭,章永平便迫不及待地催童氏帮他上门提亲。

  两家皆有意,事情自然是订了下来,成亲的日子安排在章永平后年科考之后。

  “妹子,如今咱们俩家可就是亲家了。”童氏笑道。

  刘氏点头道:“日后婉慧嫁了过去,还请童姐姐多多照顾,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望童姐姐海涵指正。”

  童氏道:“妹子你放心,我定会待婉慧如亲女儿一般。”

  “有章夫人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张信接口道。

  ※※※※※※※※※※※※※※※※※※※※

  一直弄不明白,男性角色中□□的时候为什么一定非得有女人才能解,或是泡冷水,自残,就不能自己动手解决?

  第77章 给二丫相看

  “回来啦。”何成驾着马车送三个丫头回来,张信迎道,而后又嘀咕道:“也不知那臭小子这次能不能考上。”

  三丫对章永平信心十足道:“姐夫一定能榜上有名的,那样今年他就能娶大姐姐过门了。”

  刘氏训道:“你个丫头,不许乱喊,你大姐还没过门呢。”

  三丫小声嘟囔道:“这不是迟早的事嘛。”不过也没有再那样喊。

  此时,年历已从中平二十三年变成丰庆元年,这一过程也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期间发生了许多大事。首先,是边疆异族终于按捺不住发动了,大肆劫掠边城,皇上大怒,连擎老将军都重新启用了,派往边疆御敌;其次是大皇子请命跟着去守卫边疆;最后,大皇子一行人出发没一个月,皇上殁了,留下遗诏让二皇子继承大统。

  这其中是否有猫腻,张信不得而知,但一场血雨腥风是少不了的。

  皇上,或者应该称先帝,他一直没立太子,朝廷上没少为此争吵,但不知先皇是怎么想的,就算自己几度昏迷也没有答应。这才造成朝堂上成年皇子明争暗斗的局面,其中大皇子和三皇子争得最凶,从他俩贤明远播即可看出。

  大皇子母家势力强大,是当朝镇东候的外甥,兵权权柄颇重;三皇子其母妃黎贵妃是皇上的宠妃,而他一直深受皇上喜爱,不过他被岚州叛乱拌住了脚;而二皇子则是皇后的血脉,不过皇后短命,生下他就一命呜呼了,其母家也无甚能用之人,行事一直十分低调,没想到却是他夺得皇位。

  不过这一切都跟张信无关,除了这个年因为国丧过得没有滋味外,在外面听到这些消息的张信也不过稍稍唏嘘了声。

  初春,新皇登基,为彰显新皇仁厚,同时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新皇决定大赦天下,且开恩科,所以,今年章永平就可以参加科考,不用等到来年了,三个丫头今天就是去给章永平送行的。当然张文也参加了,找张三叔借的赶路银子。

  “如今婉慧的亲事订了下来,昕昕的也该提上日程了。”正吃着晚饭,刘氏开口道。

  张信点了点头:“找个时间就请媒婆上门找人相看。”

  “我还小呢,不着急。”二丫不满道。

  刘氏笑骂道:“都十五了还小。”

  二丫反对无效,第二天,刘氏就让人请了县城里的花媒婆过来。

  一身喜庆打扮的花媒婆上门,人还没到跟前,声就飘了过来:“怪不得我今早醒来,枝头上有喜鹊在叫,原是贺我又将促成一对金童玉女。”

  “张老爷,张夫人。”花媒婆见了个礼,刘氏请她坐下,并吩咐人上茶。

  “都说花媒婆是这县城里数一数二的红线头,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张信坐在首位道。

  抿了口茶,花媒婆用帕子擦了擦嘴,笑道:“张老爷过奖了,老婆子虽不敢说保证每段姻缘都让人满意,却也少有出现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