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第56节(1 / 2)





  而这时孟秀珍却哭着说:“我为别人想,谁为我想?”

  梁健安忽然觉得很没意思,摆手道:“好,你想和离就和离吧,以后你是死是活,跟我们梁家没有任何关系。”

  说完,他拿起孟秀珍准备好的笔,在和离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又咬破手指,按上了自己的手印,然后道:“滚吧。”

  孟秀珍见他签了字,心里一阵高兴,连忙过去把和离书收起来,然后笑着跟梁健安说:“夫妻一场,我也愿你来生能投个好人家。”

  说完,她拿着和离书转身离去。对梁健安,当初刚成亲的时候有些情谊,但这么多年两人吵吵闹闹,那点子情谊早就被消磨殆尽。他死,她真的没有一点不高兴。

  而刚才牢狱里发生的事情,很快梁贵妃就知道了,她气得摔碎了一整套茶具,然后眯着眼睛道:“就让她再多活几天吧。”

  若不是他们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不能再死人了,她定然让那孟氏马上死,死在他弟弟前边。

  ……

  孟秀珍拿着和离书,回了梁府。站在华贵的梁府大门前,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其实曾经,她还是想跟梁健安好好过日子的,但谁知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呼出一口气,她迈腿进了梁府大门,回了自己的院子。然后就开始让丫鬟婆子清理她的嫁妆,把屋里的东西都打包。又吩咐人收拾她在上京的一处私宅,以后她就住在那里了。

  接下来就是立女户的事情,想来求一求她的祖父是可以做到的。她有嫁妆有钱,孟家又不是绝对不管她,以后单独在外边住,说不定更自在。

  第110章 到时候可真是糊涂账

  虽然古代信息闭塞,但大家族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梁健安要被处死,梁家全家都要打包回乡,在这个时候,梁二夫人孟秀珍跟梁健安和离的事情,上京上层圈子的人,很快就都知道了,唐书仪也一样。

  赵管家来汇报这个消息的时候,唐书仪他们刚用过晚膳,一家四口正在聊天。听到这个消息,唐书仪沉默了一会儿道:“能豁得出去的人,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

  只是,命能不能保住,就要看她自己的能耐了。

  兄妹三人都不太理解她这句话,唐书仪跟他们解释道:“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为了自己过得好,一切都可以抛弃,这样的人自然能过得好。只是一般人做不到,因为过不去心里那道坎。”

  萧玉铭和萧玉宸都明了地点头,萧玉珠还是似懂非懂,唐书仪跟她讲:“孟秀珍这个时候选择和离,无非就是不想离开上京,不想到穷乡僻壤的地方生活。这无可厚非,谁都想过好日子。但是,她跟梁健安和离,她的两个女儿没有了父亲,又没有了母亲在旁边,以后的日子会如何艰难,可想而知。

  而且她和离,也会影响孟家整个家族女眷的名声。一般人,大概都会因为这些因素犹豫,最终选择跟梁家回乡。但孟秀珍却抛弃了她的女儿,不在意孟氏整个家族女眷的名声,只要自己能过得好。”

  “但是,别人会有闲言碎语啊,还有孟氏族人也会怨怼她啊!”萧玉珠道。

  唐书仪笑了一下,“不在乎啊,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也不在乎别人怨怼与否,只要她不在乎,就没什么能伤得了她。”

  萧玉铭这时说:“她也是个狠角色。”

  “只是她的好日子能过多久,就要看她的能耐了。”唐书仪道。

  萧玉宸脸上带着漠然,道:“梁贵妃应该不会放过她,只不过现在不适合让她死罢了。”

  唐书仪欣慰地点头,两个儿子都成长了不少,她又道:“以后都离孟秀珍远远的,不是怕她,而是没有必要因为她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兄妹三人都认真地点头,唐书仪叹口气又道:“虽说我们之前跟梁家就势同水火,但这一次梁健安死了,我们跟梁贵妃和二皇子之间的仇怨,就更深了。以后,只要关系到二皇子和梁贵妃的事情,也一定要当心。”

  兄妹三人都知道事情的轻重,再次认真地点头。

  “不过也没有必要怕他们,”唐书仪又道:“他们顾忌的事情,要比我们多。”

  二皇子要争皇位,他的个人风评,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位置,朝中势力的权衡等等,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但他们却不同,他们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让三个孩子赶快成长起来。

  需求少,顾忌的事情就少,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决断。唐书仪现在就一个原则,我安心过我的日子,不去招惹别人,但谁也别来招惹我。

  说完这事儿,唐书仪又说起了关宜年来侯府的事情,“说是明日过来,院子我都让人给收拾好了,以后玉宸你多跟他交流就是。”

  萧玉宸点头称好。

  第二日辰时初刻(早上八点来钟),关家的马车就到了,门房的人知道今日关家的人要来,很顺利地放他们进了侯府,赵管家亲自带着关有根和关宜年去见萧玉宸,一个管家嬷嬷带着关大嫂去见唐书仪。

  唐书仪这个时间,正在书房看账册,年底的时候,侯府所有产业要盘账,她得做好准备。听到关家的人到了,她放下手中的账册,笑着去了小花厅。

  关大嫂见到她又要下跪行礼,唐书仪忙拦了,然后两人坐下说话。聊了一会儿,唐书仪道:“大嫂子,你可有之前村里人的消息?”

  关大嫂不傻,知道唐书仪这是打听萧家人的情况。心里一阵感慨,她道:“没有,当年到处打仗,又赶上灾荒,村里人都出去逃荒了。你是不知道逃荒的那个日子……”

  说起来,她眼中都有些湿润,擦了下眼角她又道:“卖儿卖女,饿得很了,吃人的都有。当初从村里出来的时候,我们跟萧家还是一路,但后来遇到了山匪,大家四散逃命就走散了。再后来,就没有了音信,想来是……”

  她又叹口气,“不然老侯爷找那么长时间,怎么都没有找到?”

  唐书仪也跟着叹口气,但她知道,萧家人没有死,后来还闹出不小的纠葛。

  “总归都是传言,我再让人找找。”唐书仪道。

  早点找到,早点解决,不然总是搁在她心里。

  关大嫂则觉得侯夫人太心善了,萧成昆和萧淮都死了,她一个萧家的儿媳妇,就是对当初村里的萧家人不闻不问,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而唐书仪今天跟关大嫂说这事儿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关大嫂知道,当初老侯爷下了力气找萧家人了,没有找到,而且是听说萧家人都死了,才又娶妻的。他不算抛妻弃子。而且,老侯爷就是成亲后,也一直在打听他们的消息,就是现在她也在想办法找人。

  到时候关家人就是证人。

  又聊了一会儿,关大嫂就提出想去前院看看关宜年住的地方,唐书仪让翠云带着她去了。

  关宜年住的院子,就在萧玉宸的清风苑旁边,自然是不差的。关大嫂见院子里花花草草还有假山应有尽有,屋里摆放的东西也都是她没有见过的,整间屋子看着不是多富丽堂皇,但就是说不出的精致好看。

  关大嫂再次连连说侯夫人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