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第43节(1 / 2)





  很快到了去崇光寺的时间,这日唐书仪卯时一刻就起床了,外边天还漆黑着。她这边简单的装束,那边马车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天冷了,马车内的坐垫都换成了皮毛,就是地毯都加厚了两层。半个时辰前,就在马车燃上了炭,保证人一进去就能感觉到热乎乎的。

  唐书仪挑开车帘进去的时候,确实感觉到一股带着香气的热浪,冲到了脸上,瞬间缓解了出门后感觉到的那些凉意。进去后,就见热茶点心应有尽有。

  她忍不住在心里感叹,穿越到古代,虽说有熊孩子,但也享受到了古代的极致富贵生活。只能说,事情有利也有弊。

  靠在包裹的软绵舒适的车壁上,接过翠竹递过来的参茶,唐书仪轻轻啄了一口,心里再次感叹,舒服!

  暖和了一会儿,唐书仪和翠竹翠云聊起了西山庄子的庄头,关有根一家。大户人家庄子上的庄头,一般都是家生子,但关有根一家却不是。关有根是老侯爷萧成昆参军前,同村的邻居。

  当年萧成昆参军,一年后就被人传在战场上阵亡了。再然后,战乱又遇上荒年,萧成昆的家人跟着村里人一起逃荒,再然后就杳无音信。不少人说,萧家人都死了。

  据说当年,萧成昆找家人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最后只能悲痛地承认,家里人确实都死了。

  唐书仪想到这些,忍不住又叹口气,这次是叹息,叹息命运作弄人。

  关有根的父亲在偶然的情况下,碰到了萧成昆,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分自然不浅。萧成昆那时已经是永宁侯,想要提携关有根父亲。但关老爷子说,他就是个庄稼人,除了种地什么也不会,还让他种地吧。

  就这样,关家人在西山庄子上落了根。不过听说,他们为侯府看守西山庄子之外,自己也置办了些田地,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殷实。

  到了崇光寺,天已经大亮。唐书仪被安排在了上次来时歇息的那个饭房间。这房间也是早就准备好的,里面燃着炭,整个房间暖如春天。

  刚坐下一会儿,外边就传来通报声,说是关有根带着他婆娘和儿子来请安了,唐书仪连忙让人进屋。

  关有根三四十岁年纪,黑脸庞,高高大大的,一副忠厚的模样。关大嫂倒是长得白净,五官也很是清秀。他们的儿子关宜年样貌随了关大嫂,很是斯文俊秀。他的穿着与农人打扮的关有根很不同,一副读书人的样子。

  关有根夫妻见到唐书仪就要下跪行礼,但他们的腰刚弯,唐书仪就让起身了,还道:“从我公爹那论,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别拘谨。”

  听了她的话,关有根嘿嘿笑了一声,关大嫂红着脸说了声谢谢侯夫人。倒是关宜年大大方方地朝唐书仪行礼,道:“多谢侯夫人。”

  唐书仪摆手让他们坐,笑着聊了会儿家常,中间关有根提起,关宜年上次春闱中了秀才,想找个名师给指点指点。他提出这个要求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唐书仪会不会答应。

  他们跟老侯爷有些情谊,要是萧淮还活着,也能看在老侯爷的面子上,给他们家一些照拂,但侯夫人跟他们可是没有一点情谊。

  却见坐在上首的侯夫人脸上带着笑,看着他们的儿子问话,如之前在哪里读书,平时都做些什么之类的。他们的儿子恭恭敬敬地答,看侯夫人脸上的笑容更加亲切,关有根夫妻脊背都直了几分。

  “我家大公子也是个喜欢读书的,回头你们一起学就是。”唐书仪问完关宜年话道。

  关有根和关大嫂一听,惊喜得连忙跪下,这次唐书仪怎么阻止都不管用,关宜年也朝唐书仪深深一礼。

  他们都听说过,侯府的大公子也是要科考的,侯府给他请的老师自然是极好的。现在侯夫人让关宜年跟侯府大公子一起读书,关宜年岂不是也能受到名师的指点?

  唐书仪笑着让他们起身,她对关家人印象不错,又有老侯爷的情谊在,帮一帮也没什么。而且,关宜年已经是秀才了,万一到时候考中进士,说不定以后就是侯府的助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说完关宜年的事情,唐书仪把话引到了正题上。她问:“柳姑娘在庄子上住得可好?”

  关有根和关大嫂来之前,就猜到侯夫人见他们,可能就是为了住到庄子上的柳璧琴。毕竟说的是个女子,关有根和关宜年都没有说话,关大嫂组织了下语言道:

  “这柳姑娘一副大家小姐做派,在庄子上自然不适应。而且这段时间,她和她的那个丫鬟,总是打探外边的事情,看着是有些想法。”

  唐书仪听到这里笑了,有想法好啊,有想法就太好了。

  第83章 嘉舒太妃

  唐书仪听柳璧琴开始有想法了,没有意外,之前她就猜到了。

  爱情这种东西,需要有物质基础,然后两人精神上达到共鸣,物质和精神两者缺一不可。柳璧琴从锦衣玉食到艰难度日,物质生活上的落差,生活的艰难,对爱情产生怀疑很正常。

  而,这么长时间,她没办法跟萧玉宸沟通交流,精神上也无法得到慰藉,开始有些想法再正常不过。

  唐书仪唇角勾起一个弧度,只要柳璧琴这里“配合”,她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回去之后,柳小姐的一切供应照常,不用苛待她,反而恭维她,让她觉得她就应该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唐书仪跟关有根夫妻交代:“若是她问起侯府和大公子,一问三不知就可以了。”

  关有根夫妻连忙应好。他们虽然不知道柳璧琴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大致也有些猜测。无非就是侯府大公子喜欢,侯夫人不喜欢,要拆散两个人。

  至于侯夫人,大公子、柳姑娘,三人谁对谁错他们不会深究。反正,现在侯府是侯夫人当家,他们听侯夫人的就是。

  事情说完,关家的三人就告辞离开。至于关宜年什么时候去侯府跟萧玉宸一起读书,唐书仪让他们等段时间。她想等柳璧琴离开西山庄子上后再说。

  现在必然有不少人盯着侯府呢,一举一动都要小心。

  关家三口人走了,唐书仪起身去寺院前院上香。刚走到院子门口,就见一众人浩浩荡荡地过来了。为首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华贵妇人,旁边有位住持模样的和尚为她引着路,后面跟着一众太监、丫鬟、婆子以及侍卫。

  这仪仗至少是个皇妃。

  唐书仪没有再往前走,而是立在院门一边,等着仪仗过去再走。那众人越来越近,到了近前时,唐书仪拱手深深一礼,“嘉舒太妃安好。”

  是的,这位华贵妇人,是先皇的妃子嘉舒太妃,也是逍遥王的亲生母亲。

  嘉舒太妃停下脚步,看了一瞬唐书仪,然后问:“永宁侯夫人?”

  “是,家夫永宁侯。”唐书仪道。

  嘉舒太妃看着她怔愣了一瞬,又问:“夫人是来上香的?”

  唐书仪点头,“是。”

  嘉舒太妃沉默了一瞬,然后叹口气道:“给他们多上些香,也算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一份慰藉。”

  萧淮与逍遥王亡故的消息,同时传到上京,想来是嘉舒太妃见到她同病相怜了。对此,唐书仪只能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