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4节(1 / 2)





  但乔依之还注意着把自己常用的洗漱用品合起来,不然收假回来全都落灰了。

  乔依之走后,室友们才小声说起了她的事情。

  “之之的妈妈难道不是开学时候送她来的那位吗?”

  小新不明觉厉:“就是那位啊,很温柔端庄,我听到之之叫她妈了。”

  “那之之的妈妈生病……”

  “肯定不是什么大病啦,况且之之跟她妈妈关系那么好,就像姐妹一样,回去照顾阿姨本来就是正常。”

  “嗯嗯,应该是我想多了。”

  乔依之觉得自己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再加上跟寝室的姐妹们才刚刚认识,也就没把自己有养父母和亲生父母两对父母的事情说出来。

  她觉得,要是自己有了关系好到可以带回家见父母程度的好朋友,自然会说。

  但若是没到这种程度,说多了也不过是别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就不必说了。

  吃完饭后,楚诵来接乔依兰回剧组,乔家父母则说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

  最后,常爸爸开车载着乔依之,往城郊驶去。

  这两年多来,乔依之倒是逛了不少周围的景区,有跟乔妈妈一起逛的,还有张姨带她去的。

  故此,乔依之对出城的路线倒还是蛮熟悉的。

  她坐在副驾驶上,身体前倾,鼻尖快要接触到车窗上。

  她稍有疑惑的开口:“爸,这不是去医院的路。”

  常文曜对这条路很熟悉了,他说:“恩,这是去疗养院的路。”

  景宁市算国内经济腾飞比较快的区域,这里也曾出过不少大人物。对于老一辈来说,都讲究落叶归根。

  他们晚年唯一的愿望不过是在故土享享福。

  故此,景宁市不少受他们提点过的商业大佬纷纷掏钱,建了一片疗养区,里面配备有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安保设施。

  走高速出城后,沿途皆是低矮的农舍和大片大片的田地。

  大概行驶了半小时左右,乔依之觉得面前的景色优美了起来,或者说是重新经过规划了。

  有草坪、林荫道,还有树叶间若隐若现的红砖小别墅。

  常文曜的车速慢下来,从旁边一条不起眼的小路拐进去。

  往前行驶了不过十几米,就有一道停车杆,旁边还有个警卫亭,里面有穿着乔依之很熟悉的迷彩服的士兵。

  常文曜降下车窗,左边的士兵依然站在原地,保持警戒。

  右边的士兵过来,看到副驾驶上的陌生面孔,刚想说陌生人还是要登记的。只见疗养院里驶过来两辆摩托,那边鸣笛后,他立马会意,直接升起停车杆,给常文曜放行。

  乔依之上辈子见过类似的场面,只不过那时她不是在里面修养的大佬,而是前来给大佬诊治的大夫。

  她还记得上辈子来给一位殚精竭虑的物理学家诊治时,天色黑压压、阴沉沉的,像极了最后的结局……再好的医疗资源也救治不回来那位生命走到尽头的老人。

  乔依之想,今天天色大好,蓝天、白云、明晃晃的太阳,还有挂了果的石榴树。

  会有好结果的,一定会。

  前排的摩托在一处四方的大院子前停下,常文曜下车给他们道谢。

  两位兵哥态度很和气:“这是李老吩咐的,您客气了,快去看夫人吧。”

  乔依之跟着爸爸下车。

  她走在父亲身边,脸色紧绷着,没有东张西望,也没去问刚刚为什么不用登记就能进来。

  她只是觉得这里很大,就拿面前这个四方大院子来说,从外面看像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物——只有两层半,外面是红砖砌成的。

  但其实里面是这个疗养村的医院,处处都是现代科技化的场景。

  常文曜见她紧张,牵起了她的手,说:“之之别怕,妈妈情况好了很多。”

  乔依之重重的点了头。

  常文曜见她手心有些出汗,心想,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紧张。就连他每次过来,心也都是悬着的。

  为了缓解情绪,常文曜给乔依之讲起了这里的情况。

  “这是景宁市的疗养村,里面大都是一些曾经为国家做过巨大贡献的老人。”

  常文曜没说的是,其实这些老人有些是有儿孙的,但儿孙各自都过上了各自的生活,他们跟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也不一样,就想自己搬回老家住。

  有些老人的老家已经被拆迁,只能住在这疗养村里。不过,平时有护工照顾着,倒也衣食无忧。

  说着,就到了二楼。

  乔依之和父亲穿过长长的走廊,在一处病房前站定了。

  门口的护士穿着浅蓝色衣服,她应该早接到了常文曜的通知,就在门口候着他们。

  “常先生,常小姐,夫人的情况现在比较稳定。你们可以跟我进来看一下,但若是夫人情况失控,请第一时间出门,不要出现在夫人视野里,不然不只是自己受伤,也会严重刺激到夫人的情绪。”

  乔依之点点头:“谢谢你,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