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1 / 2)





  大周的田皮田骨这一块也很是有趣, 地主拥有田骨,也就是田地的所有权,佃农在租种这些田地的时候又产生田皮。田皮权利也是受朝廷保护,如果地主变更了,新的地主是没有权力赶走佃户,而是佃户继续作为新地主家的佃户。

  这收田皮的口子一开,立马就有很多盐工来问,收来收去就停不下来,足足收了五百多亩,我也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突然之间,跟所有盐工一样的问题,给了我,种什么?常远就一句话:“什么能让人吃饱,就种什么!反正海陵轮不到,但是却离受灾之地最近。”

  时间太短了,如果是来年,那么我的土豆和红薯还可以期待,今年这一点看上去不少,可实际上根本顶不上。

  在这之前,常远一直鼓励我,甚至可以说是催着我,逼着我要赶快想尽一切办法,手里多收田地,多收棉花,多订纺纱织布机,这么多的要求,我难免有时候被他叨叨压力大了,要发个小脾气,闹个情绪,不得不说他对我的性情已经拿捏地极准,用不了一个时辰,我就火气全消,认命地继续。

  水泽栽芋头,旱地种黄豆,加上这些日子种下了水稻,还选了沙地种下了山药,盐工们不愿意种是觉得收益不好,但是如果他们有多余的劳动力,雇佣他们,按照每天结算,他们倒是很乐意。

  常远打着伞带着我穿行在绿油油的田地中,几只白鹭在田里悠闲地走着。昨日邸报黄河决堤,在疲于应付的大周朝廷看来,黄河的这次决堤并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次的决堤。他们完全不会太在意这样的事情,而这次的决堤在常远的记忆里却是三年□□的开始。

  脚上一只蚂蚱飞跃而过,常远将黄蚂蚱捉住,拿在手里他皱着眉头道:“旱灾,水灾和蝗灾交替而至!就算今年储备充分,明年该怎么办?”

  我从他手里接过蚂蚱,看着看着就说道:“油炸很好吃!”

  “你说什么?”他看向我。

  “油炸啊!等会儿叫阿牛他们出来捉一些,刚好夏日里的知了猴也不错,过两天,咱们吃一餐蚂蚱知了宴。”我笑着对他说:“咱们海陵水系纵横,又沿着海,我们专门发展养鸭子业,鸭子吃河里的小鱼,真要有蝗灾,放出去吃蝗虫。”

  “蝗虫传说中乃是神虫,所以大多数的人不吃的。”常远对我说道

  “那就让逃难来的人和咱们一起带头先吃,提前用这些日子来灌输蝗虫好吃的概念。以后在咱们家旁边专门做个铺子,卖这种东西,超级便宜,但是口味又好。然后把方子给大家,你说呢?这事儿就交给秀芳那个丫头,让她带着人赚几个零花钱。”但凡到了吃货嘴里,好吃的,都泛滥不了。

  我和常远又回到自己家旁边的一排屋子那里,这是阿牛这些天赶工出来的工场,里面有一排一排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已经坐着十几个女工在那里,他们是阿牛那帮兄弟的女眷,我家里还存了几十吨的棉,麻,熟丝,这段日子我来往扬州收购这些东西。

  逃荒的男人种地、开荒、搬砖而女人可以纺纱织布,这样以工代赈,比单纯让他们流浪在街上要容易管理。

  “常爷!奶奶!”阿牛的新婚妻子,杨家的那个小寡妇,珍娘是也,我对着她点点头问她:“怎么样?”

  “这是昨天织的布,您瞧瞧。”她带我过去角落里放着的布匹,我看有格子的,有条纹的。我点了点头问她:“活儿不错。好好干!”

  “哎!”珍娘回我。

  油炸的蚂蚱和知了猴刚开始几个人都有些害怕,常远带头用筷子夹了一个放在嘴里咀嚼,我知道对于第一次吃得人来说,那是如何酸爽的感觉。不过他眉头也没皱一下,让我不得不说他比我想象中的要厉害。

  看见常远吃了,寄杉大兄弟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也过来夹了吃起来。等阿牛带着他新婚的妻子杨氏和他的继子继女过来,在苏家酒楼的宴席已经开始,常远与我一样,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是不能靠一顿饭来解决的,如果有,那么就来两顿饭吧!

  显然阿牛对于这个蚂蚱是几个人当中接受度最好的,他说:“奶奶做的蚂蚱真是好吃,以前要饭的时候,偶尔饿肚子也吃这个,那时可没现在吃起来味道好。”

  “这是养了几日的蚂蚱,身体里的脏东西都没有了,所以吃起来味道自然不同些。”我跟他说道。

  “珍娘,这是你家的娃儿?”我问他那娘子,珍娘点点头,两个孩子也瘦瘦小小,母子三人拘谨地很,我过去摸了摸姑娘的头道:“平日在家做点什么?”

  “回奶奶,在家和奶奶一起照顾。”

  “是个孝顺的孩子!”我又问珍娘道:“你公公如今身体怎么样?”

  “腿越发不行了!”她看向我,我想了想问那男孩子:“你叫什么?今年几岁了?”

  “我叫宝儿,虚岁七岁了!”口齿清楚,也伶俐。

  我转头又看了看阿牛,问珍娘道:“扬州城有个小白大夫,医术不错,他开的延寿堂,我也入了股。我给你个建议,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奶奶,您说!”

  “我想让两个孩子和两个老人一起去扬州治病,小姑娘帮着去抓药和煎药,宝儿去跟着当个学徒,学医。家里那几亩薄田,你和阿牛看顾着?”

  “奶奶!这个……”

  “你怕你公婆不答应?”

  “这是天大的好事,按理说公公婆婆没有什么不答应的,只是我如今再嫁,到底比以前疏远了。这些话说过去,难保爹娘会有其他心思。”

  “也是,不如这样,你先送他们去扬州治病,我让小白大夫看看你家儿子,让他提出收你家娃儿为徒,如何?”

  “这个?就是孩子还小!”

  “扬州离咱们这里就这么点路,水路一天也就到了。回来看你,你过去看他们也简单。你别辜负了奶奶的一片好意!”苏家嫂子说道。

  珍娘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奶奶的好意。回去跟爹娘说。”

  苏家嫂子端了菜出来,给珍娘道:“给他们几个上桌去!”一脸不把她当外人的样子。

  吃过这顿晚饭,我和常远出门,对他言道今日安排杨家老小去扬州的事情,常远拍我的手,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万兄从黑道上人称的海龙王,到现在已经成了海陵安全的守护人,阿牛从沿街乞讨的叫花子,如今成了创业中的小老板,而这里原本零零落落的客栈如今也修缮一新,成了崭新的平价饭庄。我把做个小吃铺子的想法说给秀芳听的时候,其他几个姑娘也叽叽喳喳地说想一起做。这不我家园子沿街立马就开了一个点心铺子,从包子面条到炸果子,炸蚂蚱。

  逃荒的要饭的渐渐开始多了起来,城门口每天贴着告示,有专人在那里念,哪里招聘种地的,哪里招聘修路的,哪里招聘纺织的。

  “来来来!大家快来看啊!这小子在地里偷瓜吃,被我抓到了啊!”

  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孩子被揪着领子,在城门口被一个壮年男子骂道:“你个小贼,敢偷我的东西?”

  “狗子!狗子!大爷您行行好,我家狗子实在快饿死了,实在没办法。”另外一个浑身破烂的女人,连滚带爬到了那个孩子身边护着他,对那个壮年男子说道。

  “只要有手有脚,来了咱们这里怎么会让你饿死?你让他去搬砖啊,让他去垦地啊?你自己也能去织布!偷就不行。咱们县里的人都知道!”那汉子说道,旁边有人附和道:“对!对!自己找活儿干!”

  万兄带着阿牛的手下,沿着从临近县里逃荒来的路线巡视,但凡看见有乞丐,就劝他们去找活儿干,或有手脚不干净的,就这样抓到城门口来,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舆论教育。阿牛的那帮子兄弟和家人都是叫花子出身,大多能明白这些逃荒的人什么心性。

  由着他们带领之下,到了已经准备好的各个工地或者工场。有人的地方才会有机会和活力,海陵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第97章

  秋高气爽, 我提笔给范家阿娘写信,问她咸鸭蛋可收到?另外给二老用本地的细布做了几身贴身的衣物,另外捕了几筐子螃蟹过去,顺带捎过去几十根的玉米这是咱们第一茬的玉米, 还有小半框的土豆, 我细细地写着怎么做,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