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2 / 2)


  书院那边的情形倒是传得很快,宋倩宋仪二人两首高绝之作一出,济南城里都是一片传扬。小杨氏虽知道宋倩这里约莫有几分古怪,可到底是好名声,来了也不拒绝,只是对宋仪更加和颜悦色起来。

  “方才你父亲知道你所作之诗词,已经是乐得合不拢嘴了。他还有差事在身,只传了话叫我好生夸你一番。你此番出彩,早先便提点过你,老爷对你是寄予了厚望,府里待你与嫡出也是不差。好歹这一回,你总算是争了气,不枉我与老爷白疼你一场。”

  宋仪站在下头垂首,恭谨道:“母亲夸奖,仪儿愧不敢当。父亲与母亲的恩情,仪儿也必不敢忘,只是如今不能报答一二,心里难受。”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小杨氏赞许地点了点头,“你有这心便很好。”

  她扫一眼下面站着的宋仙宋倩二人,又是暗叹一声,末了道:“你们也陆续到及笄之年,能四处走动的机会也渐渐少了,书院这般日子更不能多有。我想着,法相寺这几日有高僧祈福,届时热闹,便带你们去那边上香,也好为你们求个好前程。过了考校这几日咱们就去,今日你们便先回吧。”

  于是宋仪等人终于退了出来。

  暮色渐晚,而济南城中有关于宋五姑娘的消息却越来越多。

  有人传她有文曲星转世之才,也有人说她有五色笔,能写千万才华高绝之文章……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似乎人人都觉得这一届书院考校,宋仪夺魁已是必然,必定成为济南城女子书院传奇一般的存在。

  一夜过去,宋仪名声便已攀升至顶峰。

  众人翘首以盼,等着看写出了《金缕衣》的宋仪今日还有什么惊人表现。

  然而,后续发展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次日策论,宋仪缺考;后日算学,宋仪缺考;第四日舞艺,宋仪缺考……

  在诗词之后,宋仪竟全数缺考!

  天知道,济南城里惊掉了多少下巴。

  所有人都等着她宋仪大展才华,等着看她漂漂亮亮地夺个书院考校第一,甚至是书院之中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嫉妒宋仪:只因着嫉妒也是无用,差距太大,让人连追赶的心思都没有。

  可偏偏,宋仪缺考了。

  那感觉就像是,他们押了大赌注在宋仪的身上,可宋仪却在关键时刻离开了赌坊,再不见半分影踪。

  城中风言风语传遍,宋府之中也是一片的不解。

  也许唯一淡定的,只剩下宋仪自己了。

  她才焚了诗稿,收拾一番,仰在了躺椅上。

  时近傍晚,暮春时节,庭前花落,这时候宋仙宋倩宋俪三人,怕还在书院之中进行最后一场考校,不过这些都与宋仪没关系了。

  雪香推门进来时,还在郁闷之中:“这几日,您都推说身体不好,可大夫来也没诊出个所以然来。奴婢看您就是装病,可不去书院考校又有什么好处?太太那边已生了气,骂您不识好歹,老爷也……唉,愁死奴婢了!”

  “好了,我都没愁,你愁个什么劲儿。这才几日,都在我耳边叨咕多少回了?”

  宋仪敲了敲桌案,手边放着一盏今年新上的铁观音,兰花香息晕染到她指缝里,略略一嗅,便带了几分悠闲。

  她没看雪香撅得能挂上油瓶的嘴,只问雪竹道:“方才听人说书院诸葛先生来咱们府上了?”

  雪竹才探过了消息,点了点头:“说来也怪了,本来这几日老爷为着您的事儿着急上火,诸葛先生来坐了一个多时辰,听人说他送诸葛先生走的时候,便似乎没多少火气了。”

  自然不会有多少火气了……

  宋仪心里有些复杂。

  她其实只是作了一场戏,而诸葛先生当了真。从此以后,济南城里只会说,她宋仪才华虽高,可厌恶名利,再不会作诗词文章,更莫谈参加什么书院的考校了。

  至于这名声到底是好是坏,宋仪是懒得管了。

  任他流言蜚语,风来雨去,她只一炉沉香,偷浮生半日闲。

  由是望着窗外,一声喟叹道:“这才舒坦呢……”

  ☆、第二十一章 因果生灭

  负手站在廊下,宋元启脸上表情尚带着几分遗憾。

  管家汪海小心地瞅了他一眼,上前劝道:“这一回五姑娘虽没成,可好歹二姑娘争了气,反倒夺了魁首,老爷何必烦忧?”

  “原以为仪姐儿必定是第一,没想到她倒顿悟一回……”才送走了诸葛先生,宋元启捻须长叹,“我这女儿,虽是庶出,可也冰雪聪明,如今她生性高洁,不愿再以名利侮辱诗词文章,我原该欣慰的。诸葛先生也说了,强求不得,不能逼她。只是想来,终究有些意料之外。”

  诸葛先生不仅是来说宋仪的事情,更带来的今年书院考校的结果。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所有人看好的宋仪没能夺得第一,甚至因为缺考太多,最终连结业都差了一线。反而是宋仪那个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二姐宋仙,这一遭真应了她名字里头的一个“仙”字,一鸣惊人,在最后的几场考校之中接连闪光,竟成为通场第一。

  早以为板上钉钉的事情起了变数,本以为无足轻重的人夺了魁首,前后一比对,真真是叫关注此事之人跌落了一地下巴。

  满济南城都觉得奇了怪,一面说这宋五姑娘是个怪胎,一面又觉得宋二姑娘真是个奇才,便是宋三姑娘在考校之中也是表现不俗。

  不少尚未婚娶的青年才俊,已经暗中盘算着找冰人牵线搭桥,自不在话下。

  当然了,庶出的宋仪约莫是最没人问津的那一个。

  眼见着将到及笄之年,她一下从被周家公子青眼看中的幸运人儿,变成了乏人问津的倒霉鬼,旁人一面觉得她才华高,一面又叹她命途多舛,拿眼睛看她时多都带着几许同情。

  太太小杨氏也着实为宋仪这边的事情发了好一阵的愁,不过想着宋仙、宋倩两个人的终身大事都还没定,宋仪的约略可以延后一些,倒也不急在一时。

  法相寺那边早定下了行程,书院考校之后不多日,小杨氏便带着府内不少人一起前去。

  一路从宋府到法相寺,下车时,小杨氏又瞧见了面色红润仪态端庄的宋仪。她这样子,说是病了也没人信,不过是个托词罢了。于是,小杨氏陡然响起宋元启说言之因由来,暗叹一句“何苦来哉”,只做不知,叫几个姑娘陪自己进了山门。

  宋仪跟宋倩走在后头,的确是半分看不出病态,反倒康健至极。她从不遮掩自己是装病,这般光明正大为自己找借口不去考校,别人反而说不出半句闲言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