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5节(1 / 2)





  而现在,又经由超生的手上,转到她手上了。

  不论别人怎么样,超生对她的那种善意,她是能感觉出来的。

  “陈超生,小茉莉,小丁香,小丫头,我对你的喜爱,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但是我现在立马就得走了,这枚玉佩我带走,不过,既然你们家就在清水县,你父亲又是老一辈的人,我希望你去查一查一个叫李同,还有一个叫李响的人,李响是我的叔叔,你查一查他的生平,你就什么都能明白了。”李兰香说着,拉起桥本一郎的手,又摸了摸超生的小脸蛋儿:“你以后不是要留学吗,记得来芝加哥,我会一直等着你的。”

  人这就要走啦?

  “李兰香女士,我是sc的负责人陈月牙,你能不能停一停,我想跟你谈一谈关于品牌直营的事儿。”陈月牙着急啊,因为她是想来跟对方谈品牌入驻的。

  “省省吧,李兰香女士不仅不懂中文,而且,她深深的厌恶着你们所有人。”桥本一郎颇为轻蔑的,用中文笑着说了一句。

  可是,李兰香也说了句:“不,我懂中文,我甚至知道你是sc的负责人,但是陈月牙女士,我不会在这片土地上投入一分一毫的金钱和精力,因为我恨这儿所有的人,愚昧的,无知的人。”

  会中文,还要一直跟超生用英文来聊天,她这是几个意思?

  “愚昧这个词儿,您用的也太片面了一点,至少我并不觉得我自己愚昧。”陈月牙给李兰香一句话说生气了。

  “那是因为你并不知道,我的叔叔,在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还被以美方间谍的名义下放到了劳改农场,而且还死在了那儿,而他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这个国家,何其可笑?”李兰香逼进陈月牙一步,冷笑着说。

  ……

  “如果是你呢,在你的叔叔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你还能平静的,跟这片土地上的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吗?”李兰香再问。

  超生愣住了,而桥本一郎呢,简直要乐死了。

  当李兰香的私仇撞上陈月牙一直渴求的商机,试问,这又怎么可能谈合作?

  不过就在这时,有个帅气的大男孩疾步进了天坛公园,看见超生,就飞奔了过来。

  桥本一郎一直瞧不起二斌,但对于盛海峰,每见一回,就得从心里说一句,这个男人,沉默,温柔,但又有一种叫人无抗拒的磁性般的吸引力,每一次她看见盛海峰,目光总是要不由的追逐着他。

  “贺笙笙?这就是李兰香女士?”盛海峰问。

  ……

  事实上,超生的电脑,她的网友,她的一切,都是在盛海峰可知的范围内进行的,就比如说,苏爱华整天操心,怕超生要给人拐走,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就连超生的伊妹儿账号,都是盛海峰帮她注册的,密码,也是盛海峰帮她设的,试问,超生去哪儿,盛海峰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是,在得到一份关于航天飞机的资料之后,盛海峰正如痴如醉的,正在研读那些资料。

  但是,读到一半的时候,他就从中发现问题了。

  因为那本资料不仅仅是一本资料,里面还有一个叫‘李响’的人,写的一些日记之类的东西。

  而从网上的蛛丝蚂迹中,盛海峰立刻就推断出来,超生的这个网友李兰香,应该正是作者李同的女儿,‘李响’的侄女。

  而在李兰香的固执已见中,是认为自己的叔叔,是被大陆人给害死的。

  “李兰香女士,我这儿有份全英文的日记,您要不要看一看?”盛海峰直接大剌剌的,就拦在了李兰香的面前。

  “年青的先生,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我也没有料到,我的小网友陈超生,会是sc集团陈月牙的女儿,当然,在和陈超生见面之后,我甚至觉得,陈超生与我之间的伊妹儿联系,是一种东方式的,不怀好意的,有目的的接近,但是没关系,我很喜欢陈超生,我只是不喜欢她母亲,以及任何东方式的,这种不怀好意的,打温情牌式的,迷惑式的,只为利益的交往。”李兰香盯着盛海峰说。

  这话就说的太难听了点吧?

  她现在的认为是,从一开始,超生就是别有目的的接近她,而之所以超生想接近她,就是为了sc能顺利的,开出一家麦当劳的直营店来?

  那她把超生好几个月来,在网上认认真真跟她聊天,开导她,陪伴的时光,都说成了小姑娘的别有目的?

  而她自己呢,虽然喜欢超生,但是,这种喜欢也是带着美式的,大度的,宽容的,原谅式的?

  就是那种,我本博大胸怀,你是宵小,我不欲你计较式的?

  而在这个女人的潜意识里,她的父亲李同只是意外死亡?

  “你父亲是nasa的研究员,在归国前死于跳楼,而你呢,一味的以为他只是抑郁症病发才跳的楼,是吗?”盛海峰于是反问了一句。

  李兰香说:“当然,我父亲的家庭医生那儿有档案,他有很严重的心理抑郁症。”

  “那你很该读一读李叔叔‘李响’的这些回忆录,我想,你会对你父亲的抑郁症有个全面的认识!”说着,盛海峰把裁成圆形的,几张信纸,递到了李兰香女士的手里。

  觉得超生别有用心?

  那盛海峰就得让李兰香看看,什么叫个真正的别有用心!

  第181章 181

  做为一个华人研究员, 真的, 李同有抑郁症吗?

  不,事实上,照‘李响’的回忆录来看, 李同从不认为自己的抑郁症, 但是不论是医院,还是他的家庭医生, 一致认为, 李同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

  这个抑郁症,几乎每一次就症, 都写在李同的病历上。

  这个抑郁症,一直伴随着李同的科研时光,直到某一天,他偶然碰到另一个华人研究员, 俩人聊了一阵子之后,才知道对方也有抑郁症。

  就跟登录月球一样,航天飞机的科研研发,是一座里程碑。

  科学家们认为, 科学,不应该被束缚在狭隘的种族里,更何况大部分的华人科学家,在那个年代,都想回到祖国,建设祖国呢。

  在和另一个科研人员交流时, 在言谈中,对方透露了一些信息,说他其实很想回到自己的祖国,报效祖国。

  再然后过了不久,这个研究员就突然上吊自杀了。

  从那之后,李同就开始观察自己所认识的华人研究员,然后吃惊的发现,他们向乎所有人都有病,大部分是抑郁症,但也有一部分会是别的病症,而这种病症,多巧啊,恰恰会在他们想回自己祖国的时候病发。

  然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