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11章(1 / 2)





  这时代的百姓异常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往往以命回报。

  曹操征张鲁时,杜畿从河东调发五千名民夫运粮,民夫在路上自相劝勉:“人固有一死,不可辜负杜府君!”

  千里运粮、艰苦跋涉,五千名民夫没有一人逃亡。

  这些民夫都是自耕农,杜畿让他们吃饱饭,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甘愿效死也不想辜负杜畿。

  这些年杨峥的宣义掾宣义郎深入民间,让百姓对大秦的归属感更强。

  一个简单的道理,大秦强大,他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

  这些年已经应验了。

  官府清廉有为,士卒不侵害百姓,士族豪强前所未有的低调,就连招收下人也都规规矩矩,没有随意打骂,按月给工钱。

  均田制将百姓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府兵制则将士卒与国家捆绑在一起。

  如果不满足现状,可以通过战功实现阶层跃升。

  其实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上面对百姓稍微好一点,下面的人便以死相报。

  完全的公平公正不可能实现,有些人出身就起点高一些,这种现状无法改变。

  杨峥至少实现了相对的公平公正。

  出身低没关系,若是有本事,同样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

  羌人中名声最响的杨千刀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一介牧奴成为偏将军,家中田宅相连,娇妻美妾,子孙满堂,虽然因伤退役了,还是无数后辈的目标。

  还有匈奴、鲜卑等等。

  别看这些人以前顽固不化。

  入秦之后过上安定的好日子,成了杨峥最忠实的拥笃。

  一听说要招兵,全家老小都来了。

  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只要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平台,就不怕没有冲锋陷阵打天下的人。

  最怕的阶级固化。

  如今晋国便是如此。

  刺史的儿子至少是个太守。

  太守的儿子至少是县令。

  将军的儿子是校尉,校尉的儿子是都尉……

  几年之后,这些儿子们取代老子的位置。

  来来去去,还是那几个姓氏。

  其中不乏有几个能人,但绝大多数都是泛泛之辈,名头倒是吹的一个比一个响亮。

  杨峥只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主动给下面的人提供上升渠道,这些猛人迟早会自己杀出一条道。

  大秦没有门荫入仕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