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2 / 2)


  1997年的4月18日,机会终于到来。

  已经有一段时日没找他麻烦的高山遥大概是在别处受了不愉快,故态萌发要喊他一起去抓螃蟹。

  他从宿舍里拿了高山遥三人组要求的铁桶外,还额外带上了自己的保温杯。

  “让你拿桶就拿桶,你还带个保温杯干什么?”冯小米不怀好意地推搡着他的肩膀。

  他小心护住了怀里的保温杯,低声道:“喝水用的。”

  “嘁,你的讲究真多。到时候看你是喝水还是喝洗脚水。”冯小米嘟囔着。

  “你们不买水吗?山上买不到饮料。”解扬说。

  在他的故意提醒下,三人组来到学校小卖部买饮料。

  一如既往,他是被支使的那一个。

  趁三人组在小卖部外边抽烟讲话,他请小卖部的阿姨往他的保温杯里装满了冰块。

  一桶冰块倒进保温杯,淹没了尖锐的匕首。

  冯小米带路,四人来到那座山上。

  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发展。

  他挣脱绳索,沿着下山的路,追上了高山遥。

  他取出保温杯里的匕首,挥舞着冲向高山遥。

  他故意装作被打到手腕的样子,让高山遥抢走了匕首。高山遥握着匕首向他刺来,指纹如愿留在了匕首上。

  他故意疏忽防范,让手臂上出现防卫的刀伤。

  一切准备就绪,他不要命地扑向高山遥,抓着他的头故意砸在地上的石头上,直到高山遥翻着白眼晕了过去。

  他气喘吁吁地爬起来,捡起地上的保温杯,取出提前藏在身上的绳索,用冰块夹住沾有高山遥指纹的匕首两边,再用绳索将其缠绕起来。

  肋部取肾的伤口隐隐作痛,或许渗出了鲜血也不一定。

  解扬拖着疲惫的身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树下。他把高山遥拖了过来,然后将吊着匕首的绳索甩过了高高的枝桠,又把保温杯里面剩余的冰全部倒掉,杯子远远扔走。

  终于能够躺下。

  他如今期望的,也就是躺下。

  解扬计算着匕首落下的位置,躺在匕首正好能够插入胸口的位置,手里攥着绳索的另一头。

  只要冰块融化,匕首就会垂直落下。

  他仰望着头顶正在坠落的夕阳,直视着那火红的余光,长而密的睫毛像是蝴蝶死亡前最后一次扇动的翅膀。

  他等待着。

  脑海里浮现出了父亲的面容,母亲的模样,哥哥的身影。

  “我不想输。”他喃喃道。

  他不想输给高山遥这样的人。

  不想被仇恨吞噬,同化成另一个高山遥。

  直到最后的最后,他也要做自己。

  “儿啊,爹这辈子没什么出息,也不要求你一定要出人头地,我们做人讲究的就是一个良心。爹只要求你,做个善良的人。儿啊……”

  父亲苦口婆心的声音再一次回响在耳边。

  解扬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坦然。

  “我做到了,父亲。”

  冰块在太阳的余晖下越来越小。

  在匕首落下的瞬间,他闭上了眼。

  眼前浮现出,唐柏若的模样。

  在那座稻草堆上,在那片只属于他们的海洋下,他对她讲起自己最近感兴趣的事情。

  “我最近在一本书上读到了‘双缝实验’和‘延迟实验’,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首先根据‘双缝实验’,如果没有人去观测电子到底通过了哪条缝,它就同时通过了双缝而产生干涉。如果有观测行为,那么它就必定通过了其中一条缝。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头晕?更让人吃惊的在后面呢!”

  “一个叫约翰·惠勒的人,提出了一个叫‘延迟实验’的猜想,实验的基本思路是用半镀银的反射镜来代替双缝。我们可以选择要不要在终点处插入半反射镜,这个选择,可以在最后一刻才来决定,在这个‘最后一刻’,光子理论上已经通过了第一块反射镜,但由于我们的干涉,它必须在快要到达终点之前,根据我们的选择,反过去决定当初到底走的是‘一条路’还是‘两条路’。在惠勒的构想诞生五年后,这个实验猜想真的被证实了。”

  “你明白这代表什么吗?”

  他难掩激动,满怀向往地望着那片浩瀚的海:

  “这意味着,历史可以是在发生后才被决定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所有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

  “意识,可以改变世界,甚至过去。”

  他睁开眼,用包着创口贴的手拔出胸口的匕首,将它放进一旁的高山遥手里。

  血液从身体里喷薄而出。

  他摸出身上的打火机,点燃了绳索的另一头,也点燃了撕下来的创口贴。最后,将打火机用最后的力气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