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将军的读书郎第70节(2 / 2)


  且这个时候过了二月二,就要准备种地了,不像是北方,要三月末四月初才可以春耕,这里这会儿就可以准备春耕了。

  所以这里的二月二,又叫“农事节”,因为过了这个节,就开始忙活农事了。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乃生发之象。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温润虽然是举人老爷,却将老王家定格为“耕读传家”。

  “耕读传家”指的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

  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而这个说法,是来自清朝的,这个时代没有,温润就给老王家立了这个“flag”,将来也是这么打算的,起码,这立身要正。

  他们家的这个,不能更正了。

  “来,我们吃猪头肉,将来一年都奋发图强。”温润家里吃的自然是猪肉头啦。

  是卤的猪头肉,全家都吃,因为好几个猪头,都做了的,还让人挨家挨户的送了一些,别人家也有给他送的,不过温润将四个猪耳朵,送给了张大爷下酒,送了两个给杨大叔。

  杨大婶就把猪舌头送了一条给他,希望他今年能多讲一些书给孩子们。

  等到过了二月二,其实孩子们是要来上学了。

  不过温润还有事情要办的,可他没耽误孩子们,依然开学了。

  这可倒好,孩子们的作业,是他第一个要检查的,记得原来的世界,那个寒暑假作业啊,是所有学生的痛!

  有的人开学前一天在努力的补作业,也有的放假就写完了。

  还有的孩子记性不好,放了个假期,玩了个痛快,上学之后,很多知识都就饭吃了。

  但是温润考校了孩子们,他们竟然比之前学的东西,记得更好更扎实。

  “先生,我们在家里也是要看书的,何况是有作业,我们都认真写了,且写了两遍,我还教导弟弟妹妹们背书,认字儿,连父母都跟着学的。”

  这是一个在家成了小先生的孩子,才九岁而已。

  “先生,我在家会跟父母一起看书,一起读书,一起写字,反正冬日里也没什么活计要忙。”这是一个六岁的孩子,他才会念《三字经》,勉强会写几个字。

  可就是这几个字,他也反复练习了很多次。

  唯一会的《三字经》,更是背诵如流!

  这让温润太惊讶了。

  大班的孩子,更让温润惊讶,因为教导他们的书本知识都记得,写的字也更好了,看来在家没有少练字啊。

  而教导他们的《九九乘法表》竟然都没忘。

  语文数学,齐头并进啊!

  这就让温润开心了:“很好,教导你们的东西,都记得,没有就着新春美味佳肴吃掉。”

  一群孩子轰然而笑。

  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能得到先生这样的笑侃和夸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毕竟他们学的时间短,且是第一次放了这么长时间的假。

  怕自己忘记了所学的知识,他们在家其实也很刻苦的,先生给的文房四宝,也没人浪费,都很珍惜的用了起来。

  因为要想继续下去,就需要练习字体的工整,以及更多的知识。

  这头一天开学,温润就检查了寒假作业,发现没有一个人偷懒,而且还学的更扎实了之后,就开始了新的学习计划。

  而头一天在先生这里,温润留了他们吃晚饭。

  中午就是简单的羊肉大面,晚上则是正儿八经的宴请了一下这些“小客人”,让孩子们觉得受到了尊重,走的时候,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像是一只只骄傲的小公鸡。

  可惜,第二天他们来上课的时候,临时代课的就成了陈旭……温润去县城了。

  第77章 酒楼吃席啊

  温润是二月初五到的县城,许家大宅那里落脚。

  他又拜访了一次许老爷,许老爷热情接待,后来让他跟许攸一起住在许攸那边的客院里。

  是紧挨着许攸院落的那个客院。

  不能住在许攸的院子里,是因为许攸的院子里现在是要做新房的,温润呢,又是个“结契”了的,要避嫌!

  温润在许家住了下来,他就带了程老五和刘老五两个人。

  这两个人都被养的健壮,跟温润一比,算得上是膀大腰圆了。

  除了当车夫马夫,也能当个拎包小弟啥的,跟着温润还逛了逛街。

  其实街上也没什么东西,这个时候年刚算是全部过完,已经有很多人准备春耕的事情了。

  而街上也有人在零零散散的卖鸡蛋鸭蛋鹅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