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金瓯缺_38(1 / 2)





  郑浮风不止一次地同周崇慕扼腕叹息,陆临的眼睛只是淤血不散而已,若是针灸化瘀,很快就能恢复,可陆临宁愿一直忍受失明的痛苦和旧伤带来的病痛,也始终拒绝郑浮风的治疗,周崇慕知道,陆临在怨他,因为怨他,才要这样长长久久地用自虐的方法来虐待他。

  果然,孙矩点了点头,说:“公子说这样甚好,不必再看世间诸多烦心事。”

  周崇慕又问:“除了这些,你家公子他可曾有别的话想同我说的吗?”

  孙矩又摇了摇头。

  周崇慕再次失落地离开了护国寺。

  周崇慕回宫后仔细揣摩了“妇人可用”几个字的意思。

  阿临还在为他的江山操劳,他不敢懈怠,有时午夜梦回,他回想起当初陆临离开养心殿时失望难言的面孔,就会一阵一阵地心悸。

  周崇慕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其中内涵,妇人。眉渐自嫁给顾澜做侧室后,二人感情竟也十分和睦,这几年眉渐生了两个孩子,虽然顾澜未曾迎娶正室,但眉渐在府中已俨然当家主母的风范。

  她在宫中时虽然胆怯,不敢违抗命令,但却是个很会结交朋友的性格。京中贵妇虽大多出身高贵,但都不计较她宫女出身,若有什么夫妻俩家长里短的闲话,都会同眉渐说说。眉渐在京中贵妇圈子倒也吃得开。

  周崇慕沉思一会儿,将顾澜召进宫。周崇慕按陆临当初在信中说的,一直让顾澜做一些琐碎的实务,虽然器重他,却仍未将他放在最核心的权力部门。好在顾澜也知自己短板,倒也不会对此有何抱怨。

  周崇慕自然不会直接同顾澜讲,让他的侧室去做通朝中老臣的工作,只提点顾澜,让顾澜说服董青知。董青知是朝中为数不多的未被换掉的臣子,他出身门阀世家,又算得上顾澜的恩师。倘若董青知能被说服,朝中臣子多半都会跟上。

  顾澜乍一听到周崇慕的要求,感到十分为难。董青知门楣甚高,如何能将他的建议放在眼里。

  周崇慕只说让顾澜对症下药,找到董青知的弱点。

  董青知没什么才能,因此十分惧内,总是被妻子教训不争气,在朝中做了一辈子还是个尚书郎。顾澜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了。

  顾澜走后周崇慕忽然觉得疲惫,今年他就要到而立之年了。三十岁,他有四个孩子,三个都是皇子,唯有一个公主。他很少去看他的孩子,这是他背叛陆临的死症,哪怕他再用江山要后继有人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可这几个孩子依然让他无颜乞求陆临原谅。

  他已经开始回顾从前的事情。他想起最多的就是陆临,掌控一个国家已经分走了他的大半心思,再面对陆临的时候,他真的感受到了发自心底的无奈与后悔。

  有时候周崇慕总觉得帝王的责任束缚了他,让他无法自由地去追寻陆临,转念一想他又十分绝望,陆临眼下同他的一丁点接触,也唯有他的帝王身份才得以维系。

  陆临的法子十分有效,眉渐出马,董青知果然被他的夫人说服。董青知率先站出来,朝中老臣就没脸再死撑,纷纷慷慨解囊,以求政通人和。

  但这毕竟只能缓解燃眉之急,最关键的还是要有降水。周崇慕便同朝臣商议过后,决定前往护国寺祈福求雨。

  在此之前,周崇慕为表求雨的诚心,特意沐浴斋戒三日。

  钦天监说天降干旱是大不祥,这都是因为宫里的二皇子和三皇子是一母同生的双胞兄弟。这样的孩子似六畜,妨父母,决不能留。

  钦天监把这话传给周崇慕的时候,周崇慕只是冷笑。陈昭仪,如今已是陈淑妃了,她的孩子已经是长子,还要这样咄咄逼人地让另两个孩子去死。果真皇位令人疯狂。

  但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母亲慧妃也很聪明。她顺水推舟,求周崇慕将两个孩子一起带到护国寺祈福。

  周崇慕对几个孩子都不亲密,私下很少去单独探望哪个孩子,教导也一视同仁,十分严厉,连唯一的公主都时常被周崇慕呵斥,并未因女孩的身份多得一点宠爱。孩子们对周崇慕的惧怕远大于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