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8(2 / 2)

  顾希安在报社的叁楼餐吧边办公边等,临近下班时间,终于等到了答复。

  手机收到短信,总编通知她到一楼大厅汇合,他们约好一起去警局。

  A市警察厅。

  十平方的小会议室,方形长桌上围坐着五个人,除了总编和顾希安,还有叁位办案刑警。

  安静的室内,只有电子播放设备发出的滋滋电流声,而背景音是她提供的那段录音。

  带着乡音的女声,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仿佛历史重演,顾希安忍受着如当初一般的心绞,又一次经历那份紧迫和绝望。

  录音结束,其中一名陆警官开口了。

  “已经请技术部的专员多次鉴定,我们确认这段音频的真实性,并非合成。”

  “合成?”顾希安蹙眉,“难道你们认为这段录音是假的?”

  那么惊险才得到的证据,却被他们说是合成,顾希安难得动了气。

  陆警官肃着脸,沉声道:“录音里的谈话内容与事实并不对等。”

  如果关键性证据就存在质疑,对整个案子的调查更是难上加难,刚开始,他们不排除是人为的恶作剧,直到后来深挖下去,才真的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我们调查过,据记录在册的资料显示,傈山县全县人口一十五万六千两百人,并没有一个人名叫卓琪。”

  “记录也有可能遗漏。”表面数据不一定准确。

  “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也没有这个人。”

  顾希安沉默了,片刻后,又出声道:“但你们一定查到了什么,是不是。”

  陆警官翻开面前的记录本:“我们在全国人口失踪名单上查到,叁年前,曲市确实有一个女孩失踪了,而她的名字,就叫卓琪。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直到现在,女孩的父母都没有放弃寻找。”

  或许正是他们的这份坚持,让案子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顾希安问:“她失踪的时候,是几岁。”

  “十四岁。”

  顾希安猛地一颤,恍然醒神。

  “介意我录音吗。”

  “不介意。”

  “你叫什么名字。”

  “卓琪。”

  “信中写道十四岁,是你的真实年龄吗。”

  “不是,我今年十七岁。”

  那封陈情信,女孩的措辞,用来垫床脚的新华字典,灰败的眸色,泥土里不堪一折的手臂,所有的信息交错在脑海里,迷雾渐稀,真相带着血色渐渐付出水面。

  或许,那个女孩早就给了线索,尽她所能地给了。